毒根斑鸠菊- 攀援灌木
发布时间:06-06          浏览量:
毒根斑鸠菊毒根斑鸠菊

  基本信息

  学名 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

  别名 过山龙 惊凤红 虎三头 大木菊(广西)蔓斑鸠菊(广州)藤牛七 发痧藤(广东)细脉斑鸠菊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菊科 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斑鸠菊族 Trib. Vernonieae

  斑鸠菊属 Vernonia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或藤本,长3-12米。枝圆柱形,具条纹,被锈色或灰褐色密绒毛;叶具短柄,厚纸质,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1厘米,宽3-8厘米,顶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稀具疏浅齿,侧脉5-7对,弧状向近边缘相连结,细脉明显网状,叶脉在下面明显突起,上面除中脉和侧脉被短毛外,无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疏或较密的锈色短柔毛,两面均有树脂状腺;叶柄5-15毫米,密被锈色短绒毛;头状花序较多数,径8-10毫米,具18-21个花,通常在枝端或上部叶腋排成顶生或腋生疏圆锥花序;花序梗长5-10毫米,常具1-2个线形小苞片,密被锈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和腺;总苞卵状球形或钟状,长6-8毫米,宽8-10毫米;总苞片5层,覆瓦状,卵形至长圆形,顶端钝或稍尖,背面被锈色或黄褐色短绒毛,外层短,内层长圆形,长6-7毫米,宽1-1.5毫米;花托平,径约3毫米,被锈色短柔毛,具窝孔;花淡红或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8-10毫米,具腺,向上部稍扩大,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外面具腺;瘦果近圆柱形,长4-4.5毫米,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红色或红褐色,外层少数或无,易脱落,内层糙毛状,长8-10毫米。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南部和东南部(易武、金平、屏边、西畴、河口、麻栗坡、马关、澄江等)、四川(北碚)、贵州西南部(册亨)、广西西部和西南部(百色、田林、凤山、靖西、那坡、龙津、平南、扶绥、桂林、南宁、上思、博白、钦州等)、广东北部至南部(乳源、英德、新兴、翁源、广州、惠阳、增城、罗浮山、东莞、信宜、云浮、海南岛)、福建和台湾。也分布于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生长于河边、溪边、山谷阴处灌丛或疏林中,海拔300-1500米。常攀援于乔木上。据记载此种的干根或茎藤可治风湿痛,腰肌劳损、四肢麻痹等症;亦治感冒发热、疟疾、牙痛、结膜炎,但因根、茎含斑鸠菊碱 (Vernonine) 有毒,误服引起腹痛、腹泻、头晕、眼花、说胡话乃至精神失常,故用时应特别注意。

 

  本种提示

  此种与产于印度的印度斑鸠菊 V. andersonii C. B. Clarke 和台湾斑鸠菊 V. gratiosa Hance 外形极其相似,且常被前人误定,容易混淆。但据原始记载前一种叶两面无毛具光泽;头状花序具5-10个花;后一种叶密被绒毛;头状花序具10个花与本种不难区别。


版权所有:bet365体育在线直播      地址:福清市龙山街道玉塘村     电话:0591-85233576
闽ICP备14007059号